【家长课堂】2025致家长的一封信
以 “心” 相伴,守护成长
---致家长的一封信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:
当2024的日历一页页翻至尽头,新年的钟声带着对未来的期许,轻轻敲响在我们心间。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,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师,我感慨万千,也深知此刻与你们共同探讨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路上的点滴,有着别样的意义。
回首过往的一年乃至更长的岁月,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旅程中,可谓是经历了无数的喜怒哀乐,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挑战与困惑。那些或大或小的瞬间,犹如电影片段般在眼前一一闪过,每一幕都承载着我们对孩子深深的爱与殷切的期望,同时也隐藏着诸多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奥秘。
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,我们便开启了这场充满未知却又无比神圣的育儿之旅。最初,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,我们满心欢喜,只盼着他们能健康快乐地长大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步入幼儿园、小学,各种新情况开始接连出现。记得曾有家长向我倾诉,孩子刚上幼儿园时,每天早上都会哭闹着不肯去,那种撕心裂肺的模样让家长既心疼又无奈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这其实是孩子面临与熟悉的家人分离,进入陌生环境时产生的正常分离焦虑,他们还未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去独自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。
而到了小学阶段,学习成绩逐渐成了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。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考试前总是特别紧张,甚至失眠、食欲不振。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孩子面对学业竞争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,他们害怕考不好让父母失望,担心在班级里失去优势,这种对失败的恐惧和对认可的渴望交织在一起,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。
再后来,孩子进入青春期,整个家庭氛围仿佛都随之发生了变化。原本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似乎变得有些 “剑拔弩张”,孩子变得敏感、叛逆,经常和父母产生矛盾冲突。这是因为青春期是孩子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,他们的自我意识空前觉醒,渴望像成年人一样被尊重、被理解,有独立的空间去探索自我、表达想法。而家长们往往还习惯用过去的方式去对待孩子,双方在沟通和期望上的错位,便容易引发一系列的亲子问题。
这些过往的种种经历,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轨迹,也提醒着我们,育儿绝非仅仅是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,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起伏,把握其心理发展的规律,如此才能在陪伴的道路上少一些迷茫,多一些从容。
史密茨心理
2025年1月
营造理解包容的沟通环境
在新的一年里,让我们用心去营造一个充满理解与包容的沟通环境吧。把与孩子的每一次对话都当作是走进他们内心世界的珍贵机会,放下手中的忙碌,摒弃那些先入为主的评判,以一颗纯粹而好奇的心去倾听他们的故事、想法和感受。
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分享学校里的趣事时,我们要给予热情的回应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点滴是被父母珍视的;当他们倾诉烦恼和困惑时,我们要用温暖的话语去安慰,比如 “宝贝,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挺不好受的,你慢慢说,我在这儿听着呢”,用这种共情的方式让孩子知道,无论遇到什么,他们都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。
青少年心理、合肥抑郁、合肥焦虑、合肥失眠、合肥心理治疗、亲子沟通、合肥心理咨询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